01
RCEP為深圳注入新活力
在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及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的當下,對外依存度高的城市受到最明顯的負面影響,在對外開放走在全國前列的深圳首當其沖,正處于尋求新突破口的關鍵時期,而歷時八年談判終成正果的RECP有望成為深圳期盼的突破口之一,為深圳注入新活力。東盟于2012年發起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2020年11月15日,東盟十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正式簽署協定,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形成。RCEP生效后,區域內90%的貨物貿易最終實現零關稅,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整體水平超過WTO《貿易便利化協定》,這將大幅降低區域內貿易成本和產品價格,對深圳來說是巨大的利好。
02
RCEP成員國是深圳對外合作的主陣地
簽署RCEP的成員國總人口22.7億,國內生產總值合計26.2萬億美元、總出口額5.2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深圳是沿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經濟發達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經濟產業優勢、科技創新優勢和交通樞紐優勢,已成為我國與東盟和日韓經貿合作的“領頭羊”。
RCEP成員國已成為深圳對外合作的主陣地。在貨物貿易領域,2020年,僅RCEP成員國中的東盟十國加上日本、韓國,深圳對其貨物進出口額達到7809.73億元,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長5.2%,遠高于深圳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的2.4%;2020年,深圳對東盟十國加上日本、韓國貨物進出口占深圳貨物進出口總額的25.6%,超過疫情前的2019年比重(24.9%),且超過深圳與美國、歐盟27國貨物進出口比重的總和。RCEP成員國已成為深圳最有成長潛力、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并有效對沖了美國等對深圳外貿圍堵造成的負面影響。隨著RCEP的生效實施,原產地累積規則、正負服務貿易清單相結合辦法、統一的電子商務規則等自由化和便利化舉措落地,將有利于深圳更大限度地發揮高新技術產業、數字經濟、跨境電商等優勢領域的增長潛力。
RCEP成員國與深圳存在顯著互補性。深圳是我國乃至全球第四輪國際產業轉移的重要輸出地區,在產業轉移過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一方面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對外貿易和投資,挖潛國際市場,尋求新的合作商機;另一方面以產業為紐帶,積極在海外設立生產基地、研發基地和營銷基地。在經濟互補性方面,深圳與RCEP成員國各國處于不同層次的經濟發展水平,相互之間發展差異大,深圳可采取差異化的發展策略,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等發達國家開展技術研發、文化交流等合作;面向越南、泰國、印尼等國開展深圳優勢傳統制造業的產業鏈布局,為深圳企業和產業開辟新市場;同時瞄準緬甸、印尼等國豐富的農業漁業資源,與其開展種業和遠洋漁業等產業的合作。在產業互補性方面,深圳與RCEP成員國主導產業存在顯著差異,存在產業互補性。針對東盟部分國家對傳統制造發展的巨大需求,深圳可向其轉移優勢傳統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加工制造等產業鏈環節,在促進深圳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走出去的同時,助其大力發展制造業,依托深圳在研發、設計、營銷、供應鏈管理等領域的優勢,承接東盟制造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充分利用日本、韓國技術研發和設計的巨大優勢,積極開展深圳和日韓的研發合作和交流。
03
深圳搶抓RECP機遇,發揮先行示范作用的建議
一是加快融入區域內跨國產業分工和規則體系。利用好RECP原產地累積規則,圍繞深圳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數字經濟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增加產業鏈、供應鏈布局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與區域內各國相應企業共建完善的跨國產業分工體系。充分利用深圳先行示范政策優勢,研究并對表RCEP關稅減讓清單,探索制定不低于RCEP最高水平承諾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并強化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成員國專業服務業管理標準規則對接。搭建知識產權合作平臺,重點為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提供咨詢與服務,為深圳和RCEP成員國企業對接、實施和轉化專利技術牽線搭橋,開展知識產權交流合作。
二是搭建面向RECP成員國的經貿平臺。為深圳企業“走出去”搭建交流平臺,建立長期穩定的對接機制。積極與RCEP成員國先進城市建立友好關系,促進雙方在交通、經濟、港口、科技等領域的合作交流。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投資建設基礎設施齊全、配套完善的境外工業園區、經貿合作區等多種合作區,盡快建設一批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經貿合作區。鼓勵商會、協會等民間機構與國外同類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發揮民間經貿合作活力。
三是建設面向RECP成員國的專業型和綜合性外貿升級示范基地。篩選深圳面向RECP成員國擁有一定出口規模、出口潛力和技術水平的電子信息、服裝、鐘表、醫療器械等產品生產出口基地,打造成為外貿專業型示范基地。圍繞技術創新、品牌培育、市場開拓、人才培育等關鍵發展環節,為示范基地集聚高端競爭要素,支持示范基地主導產業不斷優化升級。推動深圳高新區、深圳坪山綜合保稅區、鹽田綜合保稅區、前海灣保稅港區等轉型外貿綜合型示范基地。加快示范基地各類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示范基地基礎設施現代化程度,將綜合型示范基地建設成為推動深圳與RECP成員國深度合作的外向型產業集聚區。
(5)
本項目從全球競爭、“一帶一路”建設和大灣區背景入手,分析了深港“雙特區”引領大灣區發展的特殊基礎和獨特優勢,深入剖析了深港“雙特區”引領大灣區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為更好發揮深港兩個特區在大灣區的引擎帶動作用提供了支撐。
閱讀全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我國沿海沿邊開放的交匯地區,在我國與東盟開放合作的大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本項目針對兩灣區對接面臨的困境、合作機遇、基礎優勢和瓶頸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對接合作發展路徑,強化跨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兩灣區產業深度對接合作,營造高水平營商環境等重點對接策略,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更好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重要的方向和支撐。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