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澳門在國家開放和發展過程中承擔了重要的角色和功能。特別是作為“一國兩制”下的國際自由港,澳門成為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橋梁和平臺,在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往來中處于樞紐地位,是中西文化交匯的窗口。2018年,習近平主席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的講話中總結了港澳同胞和社會各界人士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了“六個作用”,其中“雙向開放的橋梁作用”是對香港和澳門在國家開放中發揮的窗口和通道功能的高度肯定。可以看到,澳門在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中具有獨特優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功能定位和發揮的作用也在不斷變化。“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已在海內外享有盛譽,也寫入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等頂層規劃之中,中國與葡語國家“精準聯系人”等定位也受到廣泛認可?!吨泄仓醒腙P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當前及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大國博弈、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等都會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帶來深遠影響。在此背景下,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行動愈加堅定。面向未來,澳門應繼續發揮“一國兩制”優勢,在新時期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中發揮“特色樞紐”的功能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一是當好國際國內高端人才“蓄水池”?;浉郯拇鬄硡^是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是中央戰略布局建設的三大高水平人才高地之一,但與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等相比,大灣區高端人才數量和質量還有一定差距。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相比,澳門具有支撐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的獨特優勢。比如,澳門是國際自由港,人員出入自由,信息和資訊通達全球;澳門稅率低、稅制簡單、薪酬高,對國際人才有吸引力;澳門擁有較為完善的法律體系和公開透明的市場機制,營商環境較為開放和安全;澳門與葡語國家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聯系緊密,國際化水平高,有利于吸引這些國家的人才;澳門擁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加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提供更大科研和產業空間,可以為國際人才提供發展平臺。擁有這些獨特優勢,澳門未來應著眼于為國家發展、為國家開展國際科技與人文交流合作儲備人才、提供人才交流合作的平臺。為此,澳門要進一步優化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的政策和法律制度,營造全方位服務人才的優質環境,建設更高能級更加國際化的科研平臺以及產業空間,同時攜手橫琴構建國際國內人才便捷流動的通關環境,共同打造匯聚全球人才的“蓄水池”。
二是當好國際國內數據要素“集聚區”。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驅動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發生,科技創新范式、經濟增長模式發生深刻變化,數據要素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我國數字企業不僅有領先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優勢,更有強烈的“走出去”需求,特別是在貿易領域,跨境電商等新型國際貿易成為近年來我國外貿發展的重大趨勢。與此同時,我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也需要國際的數據。這就需要一個數據“雙向流動和跨境”試驗平臺。澳門具有“一國兩制”和單獨關稅區的特殊性,是實現數據“雙循環”的最佳試驗田,可探索與內地和國際數據跨境流動,形成國際國內數據要素的一個“集聚區”。因此,澳門要協同內地,加快完善數據跨境有關法律制度和政策,爭取成為內地與國際數據跨境試點。
三是當好國際國內規則標準“銜接器”。未來的世界,規則就是生產力和競爭力,誰掌握了制定規則的主導權和話語權,誰就擁有了對行業的控制權、對利益的分配權和對市場的支配權。我們不僅需要制定規則、輸出規則,在某些領域也要加強與國際規則的銜接對接,比如在科技、金融、貿易等領域。澳門需要充分發揮對接國際規則的制度優勢,同時也要主動深化與內地規則銜接,做好內地與國際的“銜接器”,為提升我國企業在國際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和主導權貢獻力量,帶動大灣區在全球規則標準競爭態勢中突圍而出。
四是當好中國與葡語國家深度合作“促成者”。長期以來,澳門承擔著連接中國與葡語國家的橋梁和紐帶的功能作用,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中葡合作發展基金、中國—葡語國家中央銀行及金融家會議等一系列重大平臺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濟、貿易、人文等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展望未來,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合作受到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新形勢下,中國堅定不移推動與葡語國家的深度合作,不僅要讓中國企業和人才到葡語國家發展,同時也吸引葡語國家的企業和資本來中國投資,形成“雙向奔赴”深度合作新局面。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推進、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落地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橫琴合作區建設不斷加速,澳門必須在推動祖國與葡語國家深度合作中展現更大作為。為此,澳門要積極搭建內地企業“出海”服務平臺,集中精力推動中國與巴西等關鍵葡語國家的產業與經貿合作,為葡語國家企業和資本投資中國搭建通道和平臺。同時,澳門特區政府要積極作為,組建澳門對外投資基金等國際化資本平臺,強化對葡語國家產業和科技領域的主動投資,構建“雙向投資”新機制。
//本文為《南方日報》理論周刊欄目約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