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 id="ck4uk"></center>

    粵港澳大灣區五周年:共享創新,科創灣區再出發

    綜研報告

    作者:曹鐘雄 李夢捷 陳振華 王梓成 張瀅

    時間:2022-03-01 14:41

    8967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世界科技強國競爭,比拼的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當前,大灣區整體經濟規模和發展能級再一次邁上新臺階,2021年GDP突破12萬億元,經濟總量超越加拿大和韓國。深圳GDP突破3萬億元,躋身全球城市前十,經濟規模接近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但在大國競爭“科學發現”的引領能力上,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更有實力地扛起“科技自立自強”的大旗?關鍵技術“科技脊梁”的突圍能力上,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更好地承擔起“內引領外競合”的使命?成果轉化“超級孵化器”的市場能力上,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更成功地成為“創新創業天堂”的標桿?數字“鏈接器”的轉化能力上,全創新鏈數字化轉型的斷點在哪里?軟硬創新“軟實力”的增值能力上,科技灣區的內容新生產力支撐在哪里?大都市圈“向心力”的協同能力上,建設全球最強科技圈的路徑在哪里?

    為此,正值《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訂五周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三周年之際,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再次將研究焦點聚焦于科創,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為什么是科創灣區,科創灣區怎么建,編制了《共享創新——加速邁向全球頂級科創灣區》報告,并于2022年2月28日在深圳正式發布。《報告》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在科技創新上應加速范式變革,暢想“共享創新”的新模式,先強帶后強,做大“共享創新”科創生態的“榕樹效應”,讓科技、產業、企業、人才資源“擰成一股繩”實現同向發力,加速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邁向全球頂級科創灣區。

    13a7b437-c867-43cb-82c9-806148c486e3.jpg

    c0f67d98-a618-486b-9656-8e30078fbb17.jpg

    發布會由中國( 深圳 )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主持,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發表致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學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哈工大(深圳)經管學院教授、深圳市原副市長唐杰、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經濟及政策研究主管王春新、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教授、會計與財務金融學系系主任、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劉成昆、深圳市決策咨詢委員會專職委員劉忠樸、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講席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孟慶虎對報告進行點評,并對科創灣區建設展開深入研討。

    一、面向灣區科創困境,“共享創新”是打造頂級科創灣區的必由之路

    一流灣區理應是一流的科創灣區。當今世界進入大國秩序轉移、大國科技競爭、科技創新密集爆發的“百年未有”關鍵期,灣區轉向“經濟力+科創力”綜合競爭。

    以“制造基底+創新基因+數字基礎”為核心能力的科創生態,是全球其他三大灣區無法比擬的關鍵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在追趕中崛起、在對標中發力、在借鑒中創新,從“后發優勢”到“局部引領”,擠上“數字經濟的頭班車”,依托華為和騰訊“硬件+數字”雙龍頭驅動的創新生態,全面強化數實融合,加速從制造中心走向“智造+智創”雙中心。

    幻燈片1.JPG

    面向建設全球頂級科創灣區的時代使命,共享創新是關鍵破題之道。除“卡脖子”等顯性問題外,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引領能力、成果轉化的市場能力、數字轉型的創新能力、要素流動的創新能力等隱性困境更值得關注。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更有實力地扛起“科技自立自強”的大旗、如何更好地承擔起“內引領外競合”的使命、如何更成功地成為“創新創業天堂”的標桿的深度發問,強化共享創新,充分發揮大灣區市場化創新特征、數字經濟特性、龍頭企業所長,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本底,強化科創資源共創共享,提升灣區科創“向心力”,成為建設全球最強科技圈的關鍵方向。

    二、共建共創共享,做大“共享創新”科創生態的“榕樹效應”

    聚焦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兩大戰場,共建“環灣科創帶”,建設多元科創共同體,實現共享創新的“全地理支撐”、“全鏈條覆蓋”、“全行業參與”。

    幻燈片2.JPG

    開放創新共振,打造最鏈接全球創新的國際灣區。面向全球推進人才規則等制度型開放,以港澳為第一站,深度鏈接全球,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鏈接前沿之地”。賦予科學家科研自主權,真正讓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科學家事業發展之地,打造全球科學家“價值實現之地”。把大灣區建設成離全球科技創新“最近”的地方,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匯聚全球科技創新能力打造全球科創成果“匯聚樞紐之地”。打造全球科技創新“接發包中心”,舉辦關鍵核心技術“國際競賽”,匯聚全球科技創新能力。

    科研能力共建,打造最貼近市場需求的科研灣區。讓企業成為基礎研究的主體,探索新型舉國體制的大灣區路徑。創造性地探索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國家實驗室。推動企業與科研機構共建基礎研究能力,實現“研究賦能市場—市場反哺科研”的正向循環和利益共享的全創新鏈條利益共同體。推動企業成為基礎研究的主體,以跨學科、跨領域的“大科學”思維,集中資金、集中人才、集中資源,打造市場化基礎研究“聯合艦隊”。

    科創要素共享,打造最友好創新環境的創業灣區。破除“門戶之見”,廣開國家創新資源之門,推動大科學裝置、國家實驗室向社會開放共享,促進國家創新資源向社會企業深度開放。打破“身份之別”,建立科技人員雙向流動制度,實現科研人才企業與機構的雙棲。聚焦“創業之痛”,組建從大科學裝置、國家實驗室、企業實驗室到孵化器、加速器全生態、全周期的創新聯盟,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咬合。

    科創生態共創,打造最能促進產業轉化的創新灣區。推動騰訊、華為等科技企業巨頭和科研機構形成“強聯系”、“強綁定”,形成“科技龍頭+科研巨頭”源頭創新生態。引導龍頭企業聚焦原始創新,鼓勵中小企業開展貼近市場的業務創新和模式創新,形成“龍頭企業+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加強硬件和內容協同,形成“硬件企業+內容企業”協同創新生態。

    協同創新共進,打造最多元產業生態的產業灣區。推動灣區共享創新,聚合灣區之力參與全球科技創新競合,打造支撐世界科創灣區的區域科創共同體。以“環灣科創帶”推動科技協同走深走實,構建從前海的科創總部高地、到深港河套科技協同創新中心、沙頭角文化科技群落,再到橫琴的環灣科創帶,推動灣區科技協同實質化、高質量發展。以“科技母工廠”推動科創輻射走遠走穩,探索“灣區研發-全球轉化”的產業范式,引導科技企業設立灣區“科技母工廠”,實現灣區科創引領、產業帶動的發展使命。

    三、“先強帶后強”是共享創新的核心內涵,大企業更要有大作為

    在“共享創新”的新征程中,大企業更應主動擔責,依循“先強帶后強”的新路徑,將發展的視野拓展到更廣泛的維度、更廣的企業、更多的群體。

    向下扎根,向上生長,構筑自立自強發展內力。強化研發創新,從根本上保有企業發展的核心技術、關鍵系統、高端制造能力是科創龍頭的發展之基。華為、騰訊等“科創突圍尖兵”要積極融入國家戰略,在科技強國戰略中主動“挑大梁”、自覺“加任務”,聚焦顛覆性的前沿技術、卡脖子的關鍵零部件及設備,為科技自立自強構筑堅實土壤。

    共建能力,共享價值,探尋產業安全生態底氣。在構建“以我為主”的產業鏈供應鏈中先行軍的作用,大灣區的科技龍頭要加速推動國內“備胎”轉正和升級,扶持國內供應商做強做大,讓中國技術、中國系統在中國市場上用起來,跑起來,實現“從有到好”、從國際市場供應到國內市場保障的轉變,讓中國技術、中國系統在中國市場上培育更多的專精特新的“小巨人”企業,重構企業供應鏈體系,共建產業生態能力,共享產業鏈價值增值,打破“跟隨-模仿-再跟隨-再模仿”的惡性循環。

    數字創新,接力致遠,詮釋數字服務技術協同。數字平臺企業更需要讀懂國家和行業的期待,需要謀全局、算大賬,接好產業互聯網和共享創新的接力棒,擴大數字服務半徑。數字平臺企業要把服務產業創新、服務中小企業、為創新創業提供價值作為企業發展的關鍵使命,共享技術中臺、共享數據中臺、共享數據工具、共享應用場景,數實融合,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升級,推動廣大創新創業者“共棲”創新生態之下,加強產業鏈協同創新,通過數字服務為創新創業者提供更多的可選項。

    科創責任,企業擔當,永葆科創公益溫度情懷。強化“科技公德心”,灣區科技龍頭企業有責任、有義務加大對前沿科技和基礎科學的支持力度,在科學領域做更多“難而正確”的事情,久久為功。通過強大的資金能力和長期積累的行業資源,做好企業的科創土壤、微環境、微生態,幫助那些能夠改變世界的種子長成參天大樹。

    四、構筑“萬千百十”的科創生態,打造全球頂級科創灣區

    鍛造國際一流的科創灣區,成為我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創燈塔”,面向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力量”、面向科技創新循環的“產業尖峰”,更是面向人民發展需求的“時代列車”。一流的科創灣區理應“加碼”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構筑科創的“四梁八柱”,描繪科技創新上“龍頭企業頂天立地、中小科創企業鋪天蓋地”亮麗圖景。

    幻燈片3.JPG

    萬億美元級新興產業生態,邁向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預計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將達到萬億美元級,鍛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

    幻燈片4.JPG

    千億美元級科技創新源泉,實現與全球一流科技灣區比肩并行。預計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R&D投入規模將達到千億美元級,R&D投入強度將比肩舊金山灣區,“跟隨創新”向“引領創新”轉型的新時代亦將開啟。

    幻燈片5.JPG

    超百家行業科創明星軍團,“專精特新”科創獨角獸鋪天蓋地。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獨角獸企業預計將超過100家,希望趕超紐約灣區,看齊舊金山灣區。“專精特新”企業預計將超過1000家,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在全球產業鏈中有重要的擔當能力的企業將不斷涌現。

    超十家世界級創新領軍人,“科創龍頭”生態引領力量頂天立地。在邁向全球頂尖科創灣區的進程中,將不斷涌現出更多具備全球性產業帶動力、資源配置力和市場影響力的科創巨頭。預計到2030年,超過10家全球性科創巨頭將走在世界同行前列。民營企業創新能力將持續迸發,成為引領灣區科技創新的先驅者、帶動灣區原始創新型經濟蝶變的主力軍。

    幻燈片6.JPG

    共享創新——加速邁向全球頂級科創灣區全文.pdf


    ()

    推薦閱讀

    • 綜研觀察

      深圳觀察|曹鐘雄:民營企業是深圳創新力的重要來源 2025-02-25 11:18
    • 頭條

      粵港澳大灣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5-02-25 10:33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2026年是“十五五”的開局之年。

      閱讀全文
    • 綜研專訪

      曹鐘雄:雙向布局,深度鏈接全球市場 2025-02-06 16:20
    • 綜研觀察

      灣區評論|粵港澳大灣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5-02-03 14:31
    99蜜桃臀久久久欧美精品网站| 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Ds| 欧美大战日韩91综合一区婷婷久久青草 |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MM131亚洲国产美女久久|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草原|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老司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日韩欧美久久| 青草影院天堂男人久久| 久久综合亚洲欧美成人| 影音先锋女人AV鲁色资源网久久|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 亚洲&#228;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超级碰碰碰碰97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欧美|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五月|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