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 id="ck4uk"></center>

    “最嚴苛”動力電池安全新國標出臺,為綠色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作者:王倩

    時間:2025-04-18 10:18

    16607

    QQ20250428-103140.png

    《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出臺,是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將對產業鏈、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加速技術創新、優化市場競爭、完善產業生態,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綠色、智能的出行選擇,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速鞏固在全球競爭中的領先優勢。

    一、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化、智能化呼喚安全標準由1.0向2.0邁進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2009年,中國啟動“十城千輛”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開啟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篇章;此后,到2018年年產銷量過百萬輛,用了近10年時間;再到2022年的年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用了約4年時間;再到2024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僅用了約2年時間。據公安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14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8.9%。2024年內新注冊登記的新能源汽車數量為1125萬輛,占新注冊登記數量的41.83%,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與此同時,智能化技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應用快速推進。目前,主流車企相繼實現大語言模型上車,端到端高階智能輔助駕駛陸續量產,國產大算力芯片、毫米波雷達、中央計算平臺等相繼取得突破并陸續裝車應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應用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工信部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L2級及以上智能輔助駕駛新車滲透率為55.7%,2025年預計提升至65%,智能駕駛正在加速向自動駕駛進化。

    然而,高快速增長的市場、極速迭代的技術亟需更安全的標準護航。隨著保有量的急劇上升,電動汽車安全問題愈發突出。鋰離子電池在高溫、過充、碰撞等情況下極易發生熱失控。有行業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平均每天有8輛新能源汽車發生火災(包含自燃)。2024年因電池問題召回的新能源車超29萬輛,占全年召回總量的7%。今年以來數例知名品牌電動汽車車禍自燃事件也引發了社會對電動汽車電池起火問題的高度關注。動力蓄電池熱失控事故頻發,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制約了消費者信心,阻礙了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最嚴苛”動力電池安全新國標將安全監管升級為“主動防御、確保安全”。針對以上問題,相關部門自2021年9月啟動標準修訂預研工作,2023年12月下達立項計劃,并于2025年4月15日正式發布《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并計劃于2026年7月1日起強制實施新標準。這一標準的修訂實施,標志著我國動力電池安全監管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御”,為行業樹立了全球領先的技術安全標桿。

    二、“不起火、不爆炸”筑牢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底線

    新標準新增電池底部撞擊測試、快充循環后安全測試等試驗項目,強化熱擴散等安全要求,從產品設計源頭降低動力電池自燃事故發生概率,進一步保障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2025版內容涵蓋7項單體測試和17項電池包或系統測試等,與2020版標準相比,在諸多關鍵技術要求上實現了強化與增補:

    “不起火、不爆炸”新目標。將電池系統熱擴散要求從“著火、爆炸前5分鐘提供熱事件報警信號”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仍需報警),煙氣不對乘員造成傷害”。通過模擬電池內部短路(新增內部加熱觸發熱失控方法)和嚴控煙氣毒性,顯著降低乘員逃生風險。這一轉變體現安全理念從“事故后爭取逃生時間”向“從設計源頭杜絕災難性后果”的根本性改變。

    新增底部撞擊測試。新增針對電池包或系統底部遭受撞擊的測試要求,電池包需滿足在直徑30毫米鋼球以150焦耳能量沖擊電池底部后,無泄漏、外殼破裂、起火或爆炸,并滿足絕緣電阻要求。新增了車輛在復雜路況行駛時電池底部可能遭受撞擊的模擬測試,填補了電池底部防護能力評估的空白,有效提升電動汽車實際使用安全性。

    新增快充循環后安全測試。增加在多次快速充電循環后對電池安全性能評估的要求,電池需在300次快充循環后通過外部短路測試,要求不起火、不爆炸,確保快充技術普及下的安全冗余。隨著快充技術廣泛應用,電池在頻繁快充中的安全性問題備受關注,此測試旨在評估長期高頻快充使用后的電池安全性能。

    QQ20250428-103226.png

    三、新國標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動力電池生產企業面臨成本優化壓力,將加速在電池材料、新型電池技術方面發力

    企業研發投入增加,需加速成本優化。新標準將促使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優化電芯材料與結構設計,提升熱管理系統性能。同時,企業為滿足新國標要求需采用高性能原材料和零部件會增加采購成本,引入新的生產設備和工藝、加強質量控制和檢測環節也將導致成本上升。成本上升將壓縮企業利潤空間,企業需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生產效率等緩解成本壓力,或向下游整車企業轉嫁部分成本。

    行業準入門檻提高,市場競爭格局重塑。新國標將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技術水平不達標的企業將面臨淘汰壓力。市場資源會向更具競爭力的企業集中,頭部企業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技術、資金、品牌等優勢鞏固市場地位,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部分中小企業資源、資金有限,技術研發難度和成本大幅增加,將面臨巨大生存壓力,可能被市場淘汰或被大型企業并購整合。

    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將加速發展。固態電池采用固態電解質,能量密度更高、熱穩定性和安全性更好,被視為解決動力電池安全問題的重要技術方向。眾多企業和科研機構都在加大對固態電池研發投入,部分企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預計未來幾年有望實現商業化應用突破。氫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加氫時間短的優勢,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市場份額有望逐步擴大。

    電池材料與結構將加速創新。高鎳三元材料、磷酸錳鐵鋰等新型正極材料,以及硅基負極材料等將不斷優化應用,以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同時,新型電解液、隔膜等材料研發將取得進展,如采用阻燃電解液、高強度隔膜等,提升電池熱穩定性和抗短路能力。電池結構設計方面,CTP(Cell to Pack)、CTC(Cell to Chassis)、CTB(Cell To Body)等技術將進一步普及優化,減少電池包零部件數量,提高電池系統集成度和空間利用率,提升電池安全性和性能。

    (二)電動汽車整車企業將更加注重整車能源管理系統、熱管理技術和安全性能提升

    執行嚴苛的供應商準入與驗證,確保全鏈條合規。整車企業將以符合新國標作為硬性標準嚴格篩選和評估電池供應商,下一步可能會加強與電池供應商合作深度,參與電池前期研發和設計,優化電池系統與整車匹配性,保障整車安全性和性能。同時需對已合作供應商的產品持續監測和驗證,確保生產過程符合新國標要求。此外,還需管理售后市場,如加強對車主的使用培訓和售后服務,及時處理電池系統的安全隱患,確保車輛使用中電池系統安全性。

    智能電池管理系統將加速升級。未來,智能電池管理系統(BMS)將向更智能化、精準化方向發展,采用先進傳感器技術、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實現對電池狀態實時監測、精準預測和智能控制。例如,BMS可根據電池使用情況和環境條件動態調整充電策略,避免過充、過放,電池異常時及時預警和保護,降低熱失控等安全事故發生概率。同時,通過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熱管理技術,不僅能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對延長續航里程和電池壽命、有效預防熱失控具有重要作用。

    加快調整產品研發與市場策略。整車企業需要對現有車型進行技術升級或重新設計以滿足新國標要求,或針對新國標推出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新車型。同時,企業也要調整市場策略,加強產品安全性方面的宣傳推廣,提升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信心。

    (三)檢測認證相關服務行業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檢測需求大幅增長。新標準新增底部撞擊測試、快充循環后安全測試等項目,電池生產商和整車企業為確保產品符合新國標要求,需進行大量的檢測服務,包括電池單體、電池包和整車各項安全性能檢測,預期將為第三方檢測機構帶來巨大市場空間。

    服務標準同步升級。新國標大幅提升電動汽車安全性能要求,檢測認證等相關服務行業需相應升級服務標準和流程。檢測機構需建立更嚴格的檢測規范和質量控制體系,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四、新國標為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消費者信心將不斷提升。新國標下電動汽車電池安全性將顯著提升,有助于降低事故發生概率,減少電動汽車使用的安全風險。新國標的出臺也向消費者傳遞出電動汽車行業注重安全的信號,有助于提高消費者對電動汽車安全性的認可度,重塑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信心。

    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擴大。動力電池生產成本上升可能導致電動汽車售價上漲,短期或對市場需求產生影響,但從長遠來看,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有望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符合新標準的車型有望享受15%-20%的保費優惠,可降低用車成本。同時,電池終身質保條款或將剔除“熱失控”免責項,為消費者提供更全面售后保障。因此,隨著消費者對電動汽車安全性認可度的提升,購買需求必將增加,且在我國雙碳目標政策利好之下,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勢必持續擴大,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同時,隨著電動汽車國際市場需求的增長,我國電動汽車有望在國際市場取得更大突破。

    產業生態將逐步完善。執行新國標將促進電動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與合作,推動產業生態完善。未來,電池生產企業、整車企業、零部件供應商、檢測認證機構、科研院校等將加強合作,形成更緊密的產業聯盟。同時,電動汽車售后服務、電池回收利用等產業也將逐步完善,形成更為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

     

    5b78578f-0855-44c6-8207-c763fb77cee9.jpg

    //圖片來自新華社、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

    推薦閱讀

    • 綜研觀察

      落實推行林長制:轉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2022-08-01 11:49
    • 企業戰略與投資決策

      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雙百行動”綜合改革方案 2019-11-15 15:26

      為使中廣核核電運營公司充分利用國企改革各項政策,落實國資委改革精神,更好的完成集團精益化戰略任務,本項目從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出發,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形成了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關鍵性措施等方案建議。

      閱讀全文
    • 企業戰略與投資決策

      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的中廣核發展新機遇研究 2019-11-15 15:23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是落實“一國兩制”實踐、促進粵港澳合作的重要平臺。本項目系統理解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政策脈絡和未來發展趨勢,系統梳理粵港澳大灣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動態,深入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中廣核帶來的機遇,同時也分析了中廣核面臨的國際、國內風險和挑戰,進一步研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廣核的產業拓展機會,并提出應對策略和建議。

      閱讀全文
    • 銀湖新能源

      配額制落地在即,可再生能源迎來新機遇 2018-09-29 14:10

      強化地方政府、電力公司、電網企業、配售電公司、電力用戶等主體的約束性責任與義務,無疑給身處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平價上網漸行漸近、消納隱憂未除、補貼退坡加速等多重壓力下的可再生能源行業帶來了新動力和新機遇。

      閱讀全文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97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蜜芽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 国产—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 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 久久av免费天堂小草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男包|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久久无码国产|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国产综合免费精品久久久|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不| 国产精品久久久香蕉|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亚洲欧美久久久久9999|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 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高清 |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