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7-24 15:25
由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出品,綜研院副院長劉國宏和綜研院通證數字經濟研究中心馬朝良、李恩漢、王申辰、吳偉杰合著的《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經濟的歷史演進與發展趨勢》已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作者們從數字經濟的理論基礎、關鍵要素、核心技術、企業實踐和治理挑戰等多個維度,為讀者提供了數字經濟領域的知識框架,并探討了數字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
本文為該書部分內容摘選。
數據交易所作為數據交易的專業平臺,對于促進數據流通、提高數據交易效率、保障交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數據交易所的發展,有助于提升數據交易的透明度和規范性,能夠促進數據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該意見明確倡導并支持培育大數據交易市場的建設,以確保數據交易的合法性與規范性。這一指導原則促使全國各地紛紛啟動新一輪的數據交易市場構建工作,數據交易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顯著擴展。
一、建立數據交易所的重要作用
與場外交易相比,數據交易所場內交易的優勢在于標準化、透明度高、合規性強、安全性好和流動性高,適合那些尋求標準化數據產品和服務的交易,在享有交易所提供的監管和安全保障外,保持了交易的靈活性和個性化。
一是提供標準化的數據產品。數據交易所致力于推動數據的標準化處理,確保數據產品達到更高的規范化水平,使其更加易于理解和使用。這一舉措將顯著降低數據交易成本,并提高數據的可用性和互操作性,從而極大地促進數據的創新利用。
表 數據場內交易與場外交易比較
二是促進數據流通與共享。數據交易所作為一個中立的平臺,可降低數據買賣雙方之間的信任壁壘,進而促進數據資源的流通和共享。通過數據交易所,數據需求方可以更容易地找到所需的數據資源,而數據提供方也能夠更廣泛地分發和變現其數據資產。
三是激發數據創新與應用。數據交易所鼓勵數據提供方通過創新的方式加工和分析數據,開發出新的數據產品和服務。同時,也為數據需求方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進一步激發他們在各自領域的數據應用創新。
四是建立數據定價與評估機制。數據交易所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數據定價和評估機制,幫助市場主體正確評估數據的價值。這不僅有助于數據資源的價值實現,還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和創新活動進入數據領域。
五是提供法律合規保障。數據交易所通過確保所有交易活動合法合規,降低了數據交易的法律風險。這為數據資源的安全流通和創新利用提供了保障,使得市場主體可以更加放心地進行數據交易和合作。
二、數據交易所交易數據的典型場景
場景1:金融風控與信貸服務。金融機構通過數據交易所獲取企業和個人的信用數據,結合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技術,提高了信貸評估的準確性和效率。例如,一些銀行利用交易來的數據開發了風險模型,實現了對小微企業的精準信貸支持,降低了放貸成本和風險。
場景2:智慧城市與交通管理。城市管理者通過數據交易所獲取交通流量、氣象信息、公共安全等數據,結合地理信息系統(GIS)和物聯網(IoT)技術,優化了城市交通管理、應急響應和公共服務。例如,某城市通過分析交通數據,優化了公交線路和信號燈控制,顯著減少了交通擁堵。
場景3:醫療健康與疾病預防。醫療機構和研究機構通過數據交易所共享醫療健康數據,促進了疾病模式的研究和預防措施的開發。例如,通過分析患者的醫療記錄和生活習慣數據,研究人員發現了新的疾病風險因素,為早期干預和個性化治療提供了依據。
場景4:零售與消費者洞察。零售企業通過購買消費者行為數據,結合人工智能分析,實現了對消費者偏好的深入理解。這幫助企業優化庫存管理、定價策略和個性化營銷,提高了銷售效率和顧客滿意度。
場景5:農業與資源管理。農業企業通過數據交易所獲取氣候數據、土壤數據和作物生長數據,利用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系統,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精準性和可持續性。例如,通過分析氣象數據,農民能夠更好地規劃灌溉和施肥,減少資源浪費。
場景6:能源與環境監測。能源公司通過交易來的環境監測數據,優化了能源分配和消耗。同時,環境監測數據的分析有助于識別污染源,制定更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