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 id="ck4uk"></center>

    粵港澳協同并進 灣區建設再上新臺階

    作者:張玉閣

    時間:2024-04-12 15:40

    22117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過去五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復雜局面,大灣區經濟總量增長約3.8萬億元,實現了良好開局。

    “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四年位居全球第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廣東堅持“制造業當家”、香港發展創新科技和新型工業化、澳門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大灣區正在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港珠澳大橋建成開通、廣深港高鐵全線通車、深中通道即將開通,大灣區正在建設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核心的城市群和都市圈……這些可喜成就表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戰略部署正在加快落實。大灣區建設再上新臺階,正朝著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奮力前行。

    一、推進以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為核心的制度型開放

    五年來,粵港澳大灣區著力推進“一國兩制”下以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為核心的制度型開放,以“就高不就低”等原則,打通粵港澳要素流動障礙,營造趨同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通過粵港澳深度融合,有效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實現更好發展。

    每一項具體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都是政策突破和制度創新,都是小中見大的改革開放。五年來,粵港澳采取政府間簽署行政協議、設立專門通道、認可港澳部分規則和技術應用(如要素跨境監管技術)、大型項目合作(如港珠澳大橋)等方式,積極推進規則機制深度對接,取得顯著成效。

    2023年4月,廣東省發布第一批共20個具有創新性、示范性、認可度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典型案例。這些案例涵蓋要素跨境流動類8個、民生融合類5個、營商環境類7個,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創新性強,集中反映了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取得的重要成果。目前,又涌現“澳(港)車北上”、國際職業資格與職稱認可、知識產權數據共享、數字身份認證互認、醫院評審認證體系與國際標準銜接、數據跨境交易試點等諸多成功案例。

    展望未來,隨著國家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推動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大灣區應繼續深化和拓展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打造制度型開放高地,更好服務國家戰略。

    QQ截圖20240419155105.jpg

    //橫琴正式封關運行后,通關旅客正在接受行李查驗。新華社發

    二、構建以重大平臺為主、特色平臺為輔的協同發展格局

    五年來,以重大合作平臺為主、特色合作平臺為輔的協同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和制度創新的先鋒。《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等先后印發,推動粵港澳合作重大平臺建設進入快車道。

    其中,橫琴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體制,探索琴澳一體化發展的獨特模式和路徑。前海以擴區為契機、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加快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地、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河套推進創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動,打造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先導區、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中試轉化集聚區。

    與此同時,特色合作平臺建設也有聲有色。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中山翠亨新區、東莞濱海灣新區等地,出臺相關方案,編制相關規劃,以獨具特色的要素資源稟賦與港澳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合作。

    合作發展平臺是推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載體,應進一步校準重大平臺的創新重點和突破方向,加強重大平臺和特色平臺的聯動協同,提高合作平臺的系統化、特色化水平,繼續發揮好合作平臺難以替代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QQ截圖20240419155137.jpg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材料表征與制備中央實驗室主任翁祿濤教授(左一)和團隊成員交流。資料圖片

    三、港澳依托北部都會區和橫琴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2021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香港發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標志著港澳進入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階段,形成了粵港澳相向而行、共同發力的良好格局。琴澳一體化發展成為珠江口西岸的最大亮點,毗鄰內地的香港北部地區將崛起一個與維港都會區并駕齊驅的新都會。這兩大區域的高質量發展對大灣區建設具有標志性意義,非常值得期待。

    2024年3月1日,橫琴正式封關運行,為澳門居民和澳門企業提供更多發展機遇、更大發展空間,有力支撐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香港北部都會區規劃面積300平方千米,規劃人口250萬,充分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空間上不再固守單一極核,將形成維港都會區和北部都會區“雙核”;策略上跨越了港深界線,規劃“雙城三圈”,推動“邊界”變“中心”;定位上以創新科技和新型工業化為重點,構建“南金融、北創科”格局。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將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大節點。

    橫琴和北部都會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工程,有利于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促進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QQ截圖20240419155153.jpg

    //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推進,人員往來更加便利。圖為2023年“五一”假期期間,游客在香港星光大道自拍合影。新華社發

    四、以“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明確指出“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這是對粵港澳大灣區提出的新使命、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為大灣區指明了前進方向。

    大灣區要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應加快構建以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金融鏈、服務鏈為核心的開放型“經濟鏈”,著力開展制度型開放和集成創新,以“負面清單”為工具提升開放廣度深度強度。要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應加快以新質生產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推進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要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應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打造“一國兩制”新實踐的典范;以中國式現代化統籌城市群、都市圈建設,打造區域協同的典范;落實文化強國戰略,打造文化協同的典范;以建設“美麗灣區”為目標,打造生態文明協同的典范。

    ()

    推薦閱讀

    • 綜研觀察

      灣區評論|開啟“內聯外通”新篇章 2025-01-13 14:44
    • 綜研觀察

      澳門回歸25周年系列④|繼續譜寫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新篇章 2024-12-20 11:27
    • 咨詢動態

      張玉閣所長獲增選為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聯合會副會長 2024-12-01 10:00
    • 綜研觀察

      港深共建工業園區促進產業聯動 2024-07-15 15:48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久久精品视频一| 久久精品视屏|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777米奇久久最新地址| 2021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yy6080久久| 久久狠狠一本精品综合网| 男女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伊色综合久久之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麻豆一区二区99久久久久|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91久久成人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日韩电影久久久被窝网| 久久人人爽人爽人人爽av| 超级碰久久免费公开视频|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区|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久久香蕉综合色一综合色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