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2 16:16
11月22日,由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所團隊編制的“2022·中國‘雙創’金融指數”(China Innovator and Entrepreneur Finance Index,以下簡稱CIEFI)在2022中國資本創新(成都)峰會上正式發布。今年是CIEFI系列指數的第六次發布,在全面總結和吸收過往編制經驗的基礎上,本期指數架構做了較大調整升級,從“雙創”金融資源供給、服務績效、政策支持以及環境承載四個維度將指標體系進一步優化精簡為27項客觀指標,希望能更為客觀全面反映國內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金融支持“雙創”活動的實際狀況和發展特征,為各地方政府總結發展經驗、尋找案例借鑒提供助力。
一、京滬深杭穗蓉“雙創”金融綜合排名持續領跑,武漢、寧波快速追趕
2022年度“雙創”金融發展綜合十強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成都、武漢、蘇州、南京和寧波。
作為國內知名的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北京、上海、深圳繼續領跑2022中國“雙創”金融指數百強榜。武漢在去年首次進入金融發展綜合十強,近年排名繼續上升1名至第7。寧波上升1名排名第10,首次進入金融發展綜合十強。
在四個分項領域:“雙創”金融資源供給水平分項排名全國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寧波、蘇州、南京、天津和成都;“雙創”金融服務績效分項排名前十強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蘇州、武漢、寧波、廣州、南京、成都和無錫;“雙創”金融政策支持分項排名前十強依次是北京、深圳、杭州、成都、上海、廣州、武漢、重慶、天津和蘇州;“雙創”金融環境承載分項排名前十依次是上海、廣州、深圳、北京、武漢、成都、杭州、蘇州、南京和長沙。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蘇州在“雙創”金融資源供給、服務績效、政策支持以及環境承載四大分項領域均進入了全國前十,也是連續多期保持綜合排名領先的城市,反映出這六大城市在“雙創”金融發展上的全面性優勢。
二、“雙創”金融發展的地域差異進一步加劇,東部沿海地區優勢明顯
本期華東地區就有52個城市進入百強榜單,華南和華中地區各有12個城市上榜,華北地區10個,西南和西北地區各5個,東北地區4個城市,“雙創”金融發展水平領先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國沿海地區,排名前十城市中僅成都來自西南內陸區域。
華東地區保持領先,地區差異繼續擴大。本期華東地區城市上榜率高達68%,與上期持平,即每3個華東城市中,就有2個城市進入“雙創”金融指數綜合百強榜。本期華中地區上榜百強城市比上期增加1個,西南地區比上期減少1個。華東、華南等沿海發達地區的城市較西部內陸城市的“雙創”金融綜合得分分差優勢進一步擴大。
三、核心城市群“雙創”金融發展表現更優,珠三角與長三角遙遙領先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處于發展第一梯隊的5個城市群,其“雙創”金融發展水平也顯著高于全國其他區域平均水平。本期百強榜城市中一半來自這5個城市群,較上期增加1個,其中,來自長三角城市群的上榜城市有22個,來自長江中游城市群的上榜城市有10個,來自珠三角城市群的上榜城市8個,來自京津冀城市群的上榜城市有7個,來自成渝城市群的上榜城市有3個。
珠三角與長三角城市群整體得分顯著高于其他地區,城市群中上榜城市占比均超過八成,城市群平均得分超過其他城市群20%以上,超過全國平均50%以上。相對來說成渝城市群整體得分在五大城市群中最低,與其他非城市群城市的得分領先優勢也并不明顯。
四、成都“雙創”金融發展穩居全國第6,“雙創”金融政策支持表現突出
成都是少數“雙創”金融綜合發展水平可以比肩東部沿海發達城市的西部城市,本期成都雙創金融綜合排名全國第6。近年來“雙創”金融整體發展能級得到全面提升,“雙創”金融各項評價均進入全國前十,“雙創”金融政策支持更是排名全國第4,已經成為西部內陸地區“雙創”事業發展的領頭羊。
成都在雙創金融創新發展的探索上起步較早,早在2009年即設立了科技型專營支行。十余年來,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扎實推進創新創業引領行動,迅速成為我國西部“雙創”高地,在探索“雙創”金融創新發展上步伐加快,已經形成較好的發展態勢。作為繼北、上、深、廣之后“雙創”金融發展和支持水平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成都的成功經驗在國內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借鑒意義。成都緊抓創新創業的兩大核心要素,資本和人才。
一方面,通過構建涵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融資擔保機構、創新型金融機構、間接融資服務、雙創金融服務平臺等多領域的金融促進支持體系,打造高收益、低成本的市場環境,吸引各類創新創業資本集聚。成都在本期“雙創”金融政策綜合支持度排名全國第4,較上期上升1名,在全國僅次于北京、深圳、杭州。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全國337個城市有關金融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文本做了關鍵詞搜索和分類統計后顯示,成都的金融支持創新創業的有效政策檢索條目全國第2,同期僅次于深圳;“雙創”金融政策關鍵詞熱度搜索指數全國第3,同期僅次于北京和上海。
成都在引導信貸、直接融資等支持“雙創”發展方面有突出的成績,特別是私募股權投資供給方面,2021年全年投資規模排名全國第3,同期僅次于上海和北京。成都在創新創業支持平臺的載體建設方面已形成特色亮點,其打造的全國首個金融科技雙創孵化載體——交子金融夢工場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注金融科技領域的高品質科創空間。
另一方面,牢牢把握人才是創新創業活動的核心這一要義,通過改造完善人才關心的軟硬環境,努力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生態,持續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和集聚力。成都加快建設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環境友好城市,持續打造創新創業者的“圓夢之都”“活力之城”,2021年成都新引進落戶青年人才16萬人,年末常住人口為2119萬人,同比增長1.17%。隨著成都的創新載體創新政策越來越豐富,創新創業環境越來越具吸引力,更多高質量的創新創業人才將匯聚成都。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