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洪
時間:1999-01-14 16:16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使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政府行政機關精簡機構,轉變職能,提高辦事效率,正在從中央到地方逐步推進;作為為政府決策提供咨詢研究的事業性研究機構,在這個大背景下,也有一個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定位,轉變職能的問題。它包括思想認識和具體操作兩個層面的問題。
我國的政策研究咨詢工作經歷過兩次歷史性的轉折。一次是新中國的建立,我國結束戰爭狀態進入建設時期,政策研究咨詢工作及其成果成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但由于這一時期的研究咨詢工作服從、服務于計劃經濟體制,具有明顯的自上而下的單向特征,其成果往往帶有指令性的內涵,而且銓釋政策的色彩很濃厚。另一次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改革開放路線后,研究咨詢工作的重要性為各級黨委、政府逐步認識,各級各類研究咨詢機構應運而生。它們迅速適應新變化,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層出不窮的新生事物,研究新情況、分析新問題、提出新建議,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與此同時,研究咨詢工作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被廣泛認同。這一時期研究咨詢工作有兩個特點,一是直面現實,敢于提出真知灼見,真正發揮了為各級政府決策提供服務的參謀作用;二是出現了一批不吃皇糧或少吃皇糧,面向社會,進入市場的新型研究咨詢機構,在管理體制、運作機制等方面正在進行積極有益的探索。比如總部設在深圳的綜合開發研究院,是十年前經國務院領導批準成立的一個全國性的民間研究咨詢機構。我們創辦這個機構的初衷,就是想在研究咨詢機構的社會化、市場化方面進行試點,力圖闖出一條路來。十年來,綜合開發研究院努力為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決策,為不同類型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提供高質量的研究報告和咨詢服務,初步摸索了一條面向社會需求,面向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主動抓住熱點問題,直接為政府、為企業決策服務的新路子。他們在中國宏觀經濟景氣分析、華南及香港經濟研究、企業改革與發展咨詢、國際經濟戰略分析等方面已經形成自己的實力和特色,影響不斷擴大;在管理體制上,實行民辦公助、小機構大網絡的模式,目前這個機構的經費來源有近三分之二是自己的研究咨詢項目收入;在運行機制上,實行全員崗位目標責任制,用嚴密的制度規范員工行為,獎勵優秀,鞭策或淘汰落后,同時,營造寬松和諧、鼓勵向上的工作氛圍,在分配制度、辦公手段、進修深造等方面向第一線的科研人員傾斜和提供便利。
綜合開發研究院以及其他類似機構進行的嘗試和取得的經驗,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我國的研究咨詢工作已經面臨著第三次大的變革,即要以改革的精神,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功能與定位,轉變職能,以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這是一個新的挑戰,也是一次新的機遇。我們各級發展研究中心本身是改革進程中的產物,是為推進我國改革與發展出謀劃策的智囊機構,面對涉及自身利益和未來前途的改革,我們應該以積極的姿態,齊心協力,開動機器,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如何實現這一轉變,需要我們各級政府的研究咨詢機構從實際出發,下氣力去實踐、去探索。下面提出幾點意見供參考。
一、轉變向政府提供決策咨詢的單一職能,逐步在市場上尋找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實現為政府、為市場提供咨詢服務的雙重目標。
政府研究咨詢機構經過十多年的摸索實踐,積累了為政府提供決策咨詢的豐富經驗,在人才儲備、信息來源、社會網絡、成果發布渠道等方面已經形成相當的優勢,是寶貴的社會資源。客觀地說,在僅僅只為政府服務的情況下,這一寶貴社會資源的效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一方面廣泛的社會需求得不到滿足,另一方面一部分社會資源無法有效利用,這是現實存在的問題。盡管近幾年研究咨詢機構在為政府提供決策咨詢的同時,將一部分研究咨詢成果在各種傳媒上發表,在客觀上起到既為政府也為社會服務的效果,但是 這只解決了問題的一個方面。
隨著機構改革、精簡人員、事業單位逐步走向市場的要求日益緊迫,政府研究咨詢機構進一步明確定位,轉變職能的問題已經凸現出來,這是我們需要盡快解決的緊迫任務。政府研究咨詢機構明確定位,轉變職能,就是要從為政府決策提供服務的單一職能,轉變為既為政府服務,又為企業、為市場服務的雙重職能,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具體地說,為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研究咨詢機構應該形成理論研究、政策分析、市場(企業)咨詢三者兼容,政府任務、自立課題、市場委托三者結合的主體業務框架;研究咨詢工作的主體業務,必須緊緊把握時代脈搏,時時盯住熱點、難點和普遍關心的社會經濟問題,為政府、為企業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研究報告、政策建議和咨詢服務。應該說,咨詢服務的社會需求不僅客觀存在,而且迫切需要有權威的咨詢機構提供優質服務。例如,為地方政府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對重大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分析,給企業制定戰略規劃,為企業改制改組提供咨詢,在企業制度與文化建設上進行研究,為外商投資提供咨詢服務,等等,都可以是研究咨詢機構面向市場后的工作。可以預期,當我們做到這一步時,研究咨詢機構將一定會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發展的空間。
二、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探索建立咨詢機構新的運行機制。
研究咨詢機構實現職能轉變的過程,也是我們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發生變革的過程,而關鍵是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盡快建立新的運行機制。目前,我們政府的研究咨詢機構還是一種官方研究機構,端的是鐵飯碗,吃的是大鍋飯,冗員過多、忙閑不均、獎罰不明等現象比較普遍地存在,也就是說,我們對企業的改革要求在研究咨詢機構并沒有真正落實。有些機構一年完成幾篇研究報告、發表幾篇文章就心安理得,自以為還不錯;有的人一年到頭熱衷于自身工作職責以外的事情,單位也不過問;如此等等缺乏緊迫感、危機感的現象,與我國改革的進程極不協調。盡管上述情況是比較極端的現象,但它也表明了研究咨詢機構進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現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先行一步,精簡機構的工作已經完成,人員裁減了20%,研究咨詢機構的改革已經開始向前推進。
研究咨詢機構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新的運行機制,是要在用人方面引進人才競爭機制,實行優勝劣汰、人員流動,保持一支富有生機活力、既有專業素養又能適應市場變化的人才隊伍;在工作環境方面,要以科學、有效的規章制度,鼓勵研究咨詢人員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既提倡集體協作的團隊精神,又鼓勵個人成名成家,既嚴格把握政策界限,內外有別,又鼓勵研究人員獨立思考,開拓創新,創造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在收入分配方面,擯棄平均主義大鍋飯,實行多勞多得、向主業務人員傾斜的政策,敢于重獎有突出貢獻者,敢于淘汰不稱職者,建立起有效的獎罰激勵機制;在運作模式方面,實行小機構大網絡的方式,精簡機構,不養閑人,不留冗員,充分調動和利用社會力量為我所用;在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方面,要放下研究官員的架子,樹立服務的意識,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服務的本領和水平。
建立新的運行機制是一個改革的過程,必須克服思想認識上的障礙,以改革的精神積極推進。以前我們做過許多改革方案、提過許多改革建議,是改革的促進者。現在改革到自己頭上,我們也應該像以前做方案那樣,有清醒的頭腦、明晰的思路、果斷的決心、得力的舉措。我相信各級研究咨詢機構一定能夠經受改革的考驗。
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提高咨詢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現代市場經濟的特點是全球化、信息化。高效率、快節奏地處理大量信息,即迅速從各種傳媒、各種渠道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科學地分析信息,及時地作出判斷和決策,是各級領導部門和企業決策者經常面對的難題,更是研究咨詢機構的職責所在。研究咨詢機構作為智囊、參謀機構,歷來被人們認為是思想庫、點子庫,是出主意的機構。在新的形勢下,只有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用新的裝備武裝自己,學習新知識,運用新方法,才能承擔起應盡的職責。
過去我們的研究咨詢工作的基本過程是,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然后一本稿紙、一只筆,寫出初稿大家討論,集思廣益,形成最終報告。這個過程中的調查研究和集思廣益是我們多年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必須堅持和發揚,但同時又必須予以拓展和延伸,這就需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手段,應用信息網絡技術。我認為,作為權威的研究咨詢機構,省市兩級研究中心有必要在建立網站網頁和建立內部數據庫兩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首先是在國際互聯網申請域名,建立網站,將自己機構需要對外宣傳的內容裝進去,并隨時在網上發布信息,以加強與國內外有關機構的溝通與聯絡,擴大對外影響;我們的研究人員通過在網上查詢檢索,可以及時掌握各種信息和研究動態,擴展視野,開拓思路。這是對外。其次是對內,建立內部數據庫,信息資源共享,有利于大大提高研究咨詢工作的效率。
現在已經有很多機構在這方面先行一步。他們的經驗證明,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和網絡技術,有利于我們站在研究咨詢的前沿,保持研究的先進性;有利于我們對各種突發情況作出快速反應,及時向領導機構提供決策建議;有利于我們及時掌握咨詢市場需求的情況和變化,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可以說,我們的研究咨詢機構逐步走向社會、走向市場,掌握和運用現代網絡技術是十分重要的硬件條件,也是對研究咨詢人員的必然要求。
一九九九年一月十四日
(3)
9月29日下午,由廣東人民出版社、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和深圳市馬洪經濟研究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新時代硬道理:廣東尋路高質量發展》新書發布會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研討會”在深圳市銀湖CDI大廈一樓國際會議廳成功舉辦。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馬洪基金會名譽理事樊綱出席并致辭。 以下為樊綱院長發言內容,現整理以饗讀者。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