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6-12 14:37
6月10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下稱《意見》)。這是深圳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標志性、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意見》對深圳、對全國有何意義?深圳如何保持改革的銳氣?深視新聞記者專訪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院長樊綱,圍繞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一、以點帶面推動改革整體進程
唐萍:2025年,既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也是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落實起步”年;既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五五”規劃的關鍵時期,《意見》選擇在此時發布,有何考量?它對于深圳,對于全國有什么意義?
樊綱:這不僅說明深圳在改革開放領域取得了新的進展,也意味著深圳上一階段的試點成果得到了充分認可。據我所知,國家發展改革委連續三年發文推廣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累計48條深圳經驗走向全國。
這種模式是我們改革開放的一種新探索,它充分發揮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了多元化的地方試錯機制。改革開放是一個復雜而艱巨的進程,面臨著諸多風險和挑戰,需要通過試驗來逐步推進。如果一個地方的試驗不成功,可以及時調整;而成功的經驗則可以推廣,從而有效降低試錯成本。
試點的意義在于以點帶面,通過發揮地方的作用,推動改革的整體進程。如果全國統一采用某種方法,一旦失敗,代價將極為高昂。因此,我們選擇了這種創新的方式,即通過中央與地方的充分協商和溝通,共同探討并形成改革授權的實施方案。這種方式既體現了中央的指導,又充分發揮了地方的自主性。
作為試點,地方需要嘗試各種新的做法,這些做法往往具有全局性意義,因此需要得到中央部委的批準。現在的改革方案是在中央與地方充分協調的基礎上形成的,這種方式的好處在于它更加便利中央與地方的溝通與協作,有利于地方政府真正落實和推進試點方案。
在當前的改革進程中,我們確實需要進一步發揮地方的作用,中央應授予地方更多的改革自主權,從而實現“百花齊放”的改革局面。面對新的問題和挑戰,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加以應對,從而使改革開放不斷深化,邁向更高水平。
二、探索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改革
唐萍:在新印發的《意見》里,為什么把“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放在了首位?
樊綱:當前,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外部沖擊不斷,我國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更需要科技的發展,而科技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技人才。
《意見》第一部分就明確要求深圳在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上進行更多探索。一方面是高級人才,深圳本來就有很好的人才機制,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對外開放也有很多優勢,深圳發揮作用正當其時。
不僅僅是海外高端人才,培養發展高科技產業,進一步賦能傳統產業,也需要更多層次的人才,因此,發展以滿足科技進步、科技創新和科技產業發展、制造業發展等多方面的需求的人才,就涉及到教育體制的改革。
不同形式的辦學,這方面深圳已經有了一些很好的基礎。進一步使教育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向其他地方推廣,深圳可以在這方面做出很好的貢獻。
三、利用好、發揮好數據要素作用
唐萍:對比5年前印發的《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您覺得新發布的《意見》有什么不同或者升級之處嗎?
樊綱:科技人才和數據要素的重要性在《意見》中更加凸顯。如何開放數據、利用數據、形成規范以及開展數據交易,仍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5年前這些問題還不突出。
這次《意見》用了非常大的篇幅,而且是很詳細的、很具體的,對數據的開放,特別是公共數據的開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這需要我們高度重視。進一步開放和規范利用數據,不僅能提升國內數據的利用效率,還能為我們在國際上更好地利用大數據奠定基礎。
如何進一步利用世界的大數據來發展我們的人工智能和科技,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這可能涉及到國際競爭和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所以這次對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強調,以及對開放的強調,比起過去,這是非常重要的新內容。
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唐萍:當前,美方不斷加大對我國的貿易限制,層層加碼對我國科技封鎖,深圳作為外向型經濟城市,受影響比較大。對此,發布的《意見》提到,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您認為,深圳該如何做?
樊綱:如今,我們面臨著比5年前更加嚴峻的外部條件。在這種形勢下,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是必然選擇。因此,可以看到此次發布的《意見》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盡管我們已經經歷了40多年的改革開放,許多問題看似已經解決,但事實上,仍有許多基礎性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深化。可以看到《意見》中,不僅提到了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還提到了創新提升服務貿易。這表明即使我們多年來一直在推進服務貿易開放,但在新的形勢下,我們仍有諸多領域需要進一步拓展和深化。
美西方試圖通過遏制手段使我國市場萎縮、與國際市場隔絕,但我們卻要以更高的開放姿態來應對。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同時也是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深圳不僅在貿易領域,更在科技進步方面與全球保持著廣泛聯系。
深圳可以在開放過程中加大科技發展力度,為全國其他地區探索更寬廣的開放路徑,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制度。因此,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中央賦予深圳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建立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的任務。
五、新的問題不斷涌現,改革需要保持銳氣
唐萍:當下,我們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改革之后,如何保持改革的銳氣?
樊綱:從此次發布的《意見》中可以看出,過去的許多體制改革仍在推進之中,需要進一步深化,然而新的問題不斷涌現,我們仍需要開展新的改革。
就深圳而言,其自身的快速發展以及國際形勢不斷變化,現有的體制也可能面臨著需要進一步改革的情況。因此,一方面我們要保持改革的銳氣,勇于改革,不能因循守舊;另一方面,要不斷研究新問題。
實際上,改革的銳氣體現在能否緊跟形勢的變化,及時抓住新的問題和新的機遇。這不僅僅是堅持改革的問題,更是要不斷去發現改革的新領域、新問題。
對于現在的深圳來說,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該如何研判新的問題,如何面對新的問題,尋找新的改革方法,這些都需要與時俱進。如果處于一成不變的環境中,我們或許可以繼續做過去的事情。然而,正如人們常說的,“不知道明天又有什么新的變化”。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發現問題的層面,更要培養敏銳的思維方式,去發現新問題、研究新問題,并及時做出反應,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記者 / 唐萍 于一應 焦文熙(實習)
視頻剪輯 / 黃奮 汪嘉祺
編輯 / 王海蘋 徐子鋆
審校 / 靳陽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