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0-08 15:02
2024年9月29日,由廣東人民出版社、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和深圳市馬洪經濟研究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新時代硬道理:廣東尋路高質量發展》新書發布會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研討會”在深圳市銀湖CDI大廈舉辦。
本次活動的特邀嘉賓有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廣東人民出版社社長肖風華,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馬洪基金會創會理事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理事長李羅力擔任致辭嘉賓。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事、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唐杰,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洪基金會理事長郭萬達,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長、深圳先行示范區特約研究員方煜,這三位新書作者也來到了現場。同時還邀請了深圳市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深圳市委原副秘書長南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研究員、《香港國際金融評論》執行總編輯本力,廣東省經濟學會常務理事、深圳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趙登峰,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經濟工作委員會委員劉國宏作為本次活動研討嘉賓。另外,深圳市卓越集團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肖興萍,深圳市質量協會會長李榕,廣東省出版集團領導、廣東人民出版社主要負責人,以及綜合開發研究院、馬洪基金會智庫百人會、深圳市慈善會等和南風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等媒體朋友們也出席了本次活動。
本次會議正式發布新書《新時代硬道理:廣東尋路高質量發展》,并對本書的內容進行拓展延伸,以“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核心議題,展開深刻而細致的研討與對話。
活動伊始,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廣東人民出版社社長肖風華致辭。他表示《新時代硬道理:廣東尋路高質量發展》一書的出版,對廣東而言具有重大意義。它不僅全面系統地梳理了廣東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探索與實踐,還深刻體現了廣東人民敏銳捕捉機遇、勇敢面臨挑戰、持續創新進取的精神風貌。該書的問世,不僅為廣東乃至全國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與借鑒,更向世界展示了廣東的發展智慧與實踐成果,彰顯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的獨特魅力。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認為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要素結構的優化與提升。不同國家的發展質量差異主要體現在生產要素的質量上,包括勞動人力資本、資本、科學技術、知識和創新能力、制度和管理等軟件要素。落后國家需通過利用低級要素實現經濟起飛,但需注意比較優勢的變化及發達國家高質量要素的增長與創新。因此,我們必須關注要素質量的提升,通過后發優勢,學習、引進、消化、吸收發達國家的知識存量,迅速提升要素結構,實現高質量發展。深圳及大灣區的發展優勢在于開放與學習,通過提升要素結構,實現創新發展。綜合開發研究院作為智庫,將繼續為深圳、廣東、大灣區及中國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深圳市馬洪經濟研究發展基金會創會理事長李羅力為本次活動致辭,他認為《新時代硬道理:廣東尋路高質量發展》一書內容豐富,理論深刻且以講故事的方式靈活闡述,尤其強調每個地區需找到適合自身條件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并指出0到1與10到100均為創新的重要形式。書中大量最新案例與數據為我們提供了全面深入了解廣東發展的新視角,包括產業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及區域協同發展的大思路。同時,書中對廣東主要城市的歷史比較與現狀發展分析,以及對傳統產業如何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探討,對廣東的研究者和從業者極具啟發。
本書的三位杰出作者——唐杰、郭萬達、方煜,攜手廣東人民出版社的領導及代表肖風華、陳志強、趙世平一同登臺,共同見證了新書發布的精彩瞬間。發布會現場氣氛熱烈,與會嘉賓和讀者紛紛對本書的出版表示熱烈祝賀,并對作者們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貢獻表示由衷的敬意。
新書《新時代硬道理:廣東尋路高質量發展》以其深刻的理論洞察、豐富的實踐案例和前瞻的發展思路,為廣大學者和從業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啟示。
在作者主講環節,本書的第一作者,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事,深圳前副市長唐杰教授以《新時代 硬道理 廣東高質量發展》為題,帶領著我們一窺書中究竟。
唐杰教授在演講中首先分享了新書的創作過程,并詳細介紹了新書內容。他強調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總結廣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經驗,提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從傳統比較優勢轉向創新優勢。唐杰教授結合多個生動鮮活的案例,指出廣東省正通過促進區域產業融合、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加強企業創新能力等措施,加速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同時,廣東政府在推動均衡發展、市場一體化、支持產業轉型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最后他提到了創新是大學的靈魂,高等教育的發展為廣東省的長遠競爭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嘉賓演講環節,深圳市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南嶺以《從比較優勢到創新優勢——理解廣東尋路高質量發展》為題首先發表演講
南嶺會長高度認同了新書中作者關于如何從比較優勢轉變為創新優勢的觀點,強調了在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知識的重要性。進而延伸出關于“知識”的討論,指出科學、技術、產業三者相互關聯,共同構成知識經濟的復合體;企業和大學都是知識生產的主體,現代公司在知識創新中扮演重要角色。最后,總結出廣東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就是從比較優勢到創新優勢,以知識為基礎的增長路徑。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研究員、《香港國際金融評論》執行總編輯本力的演講主題是《城市化的創新升級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本力研究員在演講中首先強調了城市群戰略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城市化創新升級是實現經濟現代化的關鍵因素。他深入分析了城市群要通過創新升級來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關注釋放市場活力、運用創意資本、抓住多樣化紅利以及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等問題。最后以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教育示范區建設為例,指出深港教育合作等互聯互通、深度融合對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深圳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趙登峰分享了自己在閱讀新書后的感悟——讀《新時代硬道理:廣東尋路高質量發展》的幾點感想。
“該書植根于廣東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用案例和故事的方式,系統總結了廣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經驗”,趙登峰教授高度評價了《新時代硬道理:廣東尋路高質量發展》,認為該書中的研究成果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為讀者帶來了深刻的思想沖擊。趙教授還充分肯定了書中強調創新重要性的論述,并提出了幾點感悟:創新是廣東的使命;創新,是企業家的使命;唯有創新,才能穿越周期、穿透空間。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國宏發表了題為《多樣性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的演講。劉國宏副院長非常認同高質量發展的“高”是實干出來的,是提供多樣化環境、支持多樣化探索長出來的。他還比較了大灣區與長三角當前最有價值品牌情況,以及用華為的故事告訴我們,多樣化的產生就是基于市場的力量,用市場的力量激勵企業創新,讓“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成為一種實實在在的市場現象,讓有深度的市場土壤孕育高質量發展的“枝繁葉茂”。
此次活動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事唐杰、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長方煜三位作者進行圓桌對話,圍繞新書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展開話題,作者們分享了創作心得和研究成果,強調了高質量發展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三位作者的見解和討論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啟發。他們表示,希望通過這本書的出版,能夠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隨著活動漸入高潮,最后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新書簽售環節。現場氣氛熱烈非凡,讀者們熱情高漲,紛紛購買心儀已久的新書并排隊等候與作者近距離交流,整個場面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氣息與滿滿的期待。
相信《新時代硬道理:廣東尋路高質量發展》一書,一定能夠幫助廣大讀者朋友更加全面認識和理解高質量發展的理論與實踐,能夠激發全社會對于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注和思考,推動廣東乃至全國在現代化道路上不斷前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