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 id="ck4uk"></center>

    厚積蓄勢,勇毅勃發 ——寫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四周年

    大灣區

    作者:張玉閣

    時間:2023-02-20 11:25

    62956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同年6月香港爆發“反修例風波”,2020年國安法的頒布實施和2021年選舉制度的優化,推動香港實現了由亂及治。2020年到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粵港澳通關失常,三地聯動較少,粵港澳合作和大灣區建設受到較大影響。盡管如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步伐并未停頓,粵港澳三地既各自推進,又相互協同。突出表現為著力推進粵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積極推進粵港澳合作平臺體系化特色化建設,港澳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日益便利,粵港澳大灣區“硬聯通”持續改善。為后疫情時代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質提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著力推進粵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多個國家發展戰略的疊加和綜合,具有全球罕見的“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中心城市”的獨特性。既具有制度優勢,但存在要素流動制約。推進粵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就是盡快消除規則機制差異導致的要素流動不暢對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制約,有效激活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獨特優勢。廣義的“規則”指的是人員、貨物、資金、數據、技術、規劃等各類要素的管理、流動、配置的規則(Rule & Law)、規制(Regulation)、管理(Administration)和標準(Standard)等,既包括要素流動的規則,也包括不同區域之間規則的銜接。“機制”主要是指合作/協同機制,如粵港澳三地政府合作模式及三地市場主體、社會組織等構建的合作機制,是推進規則對接的充分必要條件。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主要著眼于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制度安排,不僅包括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還包括不同規則機制的共存、創設新的規則機制等。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廣東省和大灣區內地城市積極出臺相關政策,設立相關專責機構,對標港澳規則機制,依托粵港澳合作重大平臺和特色平臺,有效推進與港澳規則機制深度對接,積累了有益的經驗和做法。在此期間,陸續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建設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等,對推進粵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進行了全面部署。

    大灣區內地九市積極出臺政策舉措,推動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如2019年12月,珠海出臺《珠海經濟特區橫琴新區港澳建筑及相關工程咨詢企業資質和專業人士執業資格認可規定》,港澳建筑企業及專業人士經備案即可在橫琴便利執業。又如2022年7月南沙在全國范圍首創的《廣州市南沙區建筑和交通工程專業港澳人才職稱評價管理辦法(試行)》提出,取得職稱證書的港澳人才在內地承接和開展建筑工程項目時,享有與內地工程師相同的資質和待遇。2022年12月,深圳前海法院發布《關于深入推進跨境商事訴訟規則銜接工作指引》及8個配套制度、2冊《跨境商事法律規則銜接系列白皮書》;如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聯合發布《支持前海深港風投創投聯動發展》;橫琴創新性實施粵澳共商共建共享共管新體制等。

    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是長期的、系統的工程,需要久久為功。未來,粵港澳大灣區要繼續在現有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成功經驗中往前一步,擴大適用范圍和覆蓋領域,港澳專業人士資格認可范圍應從現有的律師、醫師、會計等擴大到其他領域。立足粵港澳合作發展新階段,在橫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臺尋找新“切口”。創新科研要素跨境流動的制度安排,著力解決資金、科研設備、科研數據、人員等跨境流動問題,探索最大力度的科技創新協同機制。

    二、推進粵港澳合作平臺體系化特色化建設

    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是大灣區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協同發展以及制度創新的重要載體。四年來,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不斷取得創新和突破,形成了由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個重大合作平臺,大廣海灣經濟區、江門銀湖灣濱海新區、東莞濱海灣新區等六大特色平臺以及其他相關合作平臺構成的“4+6+N”多層級、多樣化平臺體系。

    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創新突破加快。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橫琴是以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主線的重大合作平臺。為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深合區重點在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中醫藥、文旅會展商貿、現代金融等方面深化粵澳合作,“澳門新街坊”項目、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民生項目穩步推進,澳門居民在橫琴發展的生活就業環境進一步優化。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實現新突破,雙方積極探索共建管理機構、開發執行機構、收益共享機制。2023年2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出臺,成為深合區制定的首部綜合性法規,為合作區長遠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四年來,前海堅持改革開放,制度創新活力充分釋放,改革創新經驗得到廣泛推廣。《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出臺后,前海總面積擴展到120.56平方公里。前海以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為重點,進一步推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深化與港澳服務服務貿易自由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提升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等,“擴區”后的前海為深港合作提供更廣空間、更足資源、更強動能。

    南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賦予南沙建設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的使命,為落實《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南沙圍繞航運物流、高端制造、金融商務、科技創新、生命健康五大主導產業深化與港澳及全球合作。在合作體制方面,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的設立是重大的創新突破,咨委會由內地和香港各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其他人士組成,在建立合作機制、打造集聚平臺、推進專項工作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是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重大合作平臺,在加速深港協同方面,河套落地實施“深港聯合政策包”,布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等重大項目、構建“灣區芯谷”“量子谷”等重大產業集群,推動國家級科研平臺、國際科技組織、香港高校科研機構、國際頂尖研發機構、新型研發機構等集群發展,不斷匯聚高端科技創新資源。

    特色合作平臺建設有序推進。結合不同區域的獨特優勢,大灣區形成了一批特色合作平臺,在不同領域積極對接港澳,打造協同港澳發展的各具特色的重要陣地。

    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主要在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與健康、新材料、清潔能源等產業方面與港澳加強合作。

    江門銀湖灣濱海新區建設進一步加快,謀劃與深圳共建深江經濟合作區,核心區項目全面啟動并加快推進。

    中山翠亨新區以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積極構建產業合作平臺,引進港澳合作項目。

    東莞濱海灣新區聚焦新一代信息通信、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未來產業、文旅、現代服務、總部經濟等重點領域,積極布局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佛山南海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范區積極探索粵港澳合作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粵港澳高端服務與民生領域合作。

    佛山順德粵港澳協同發展合作區以規則相互銜接為重點,進一步推動在產業優化升級、科技創新發展、高端服務貿易、青年創新創業、人文交流融合等領域的協同發展,打造成為佛山順德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載體。

    其他合作平臺建設協同推進。除重大合作平臺、特色合作平臺外,深港口岸經濟帶、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等平臺也積極推進建設,結合自身不同的地理空間優勢,這些平臺找準自身戰略定位,明確與港澳合作的側重點,在體制機制、產業協同、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生態環境、政策創新等方面逐步實現突破,成為粵港澳合作平臺建設體系化、特色化、協同化的有力支撐。

    三、港澳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好發揮作用。當前,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港澳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形成三地深度協同推進的良好格局。

    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舉措。香港特區政府于2021年10月發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都會區,并開拓更多可供居住和產業發展的土地。北部都會區由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組成,規劃面積約300平方千米,規劃人口(居住和工作)250萬,均為香港現狀總量的1/3。北部都會區將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第二個經濟引擎和宜居宜業社區,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所在的維港都會區并駕齊驅。《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還提出“雙城三圈”空間規劃,分別為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游圈,覆蓋了深圳發展最成熟及發展動力最活躍的都市核心區,以及香港境內城市建設資源正在高速匯集并擁有龐大發展潛力的北部都會區。《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還提出了北部都會區建設的總體構想和十大重點行動方向。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是“一國兩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區政府編制,在空間概念及策略思維上大幅度跨越深港兩地行政界線,具有戰略性、綱領性、綜合性特點的概念性規劃,體現了香港的“新發展理念”:空間觀念上不再固守維港都會區單一極核,將形成維港都會區和北部都會區兩個中心;策略思維上跨越了港深兩地行政界線,積極主動與深圳合作、融入大灣區,推動“邊界”變“中心”;發展方向上以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和解決居民住房問題為重點。北部都會區建設有利于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對推動香港“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促進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大意義。目前,特區政府正積極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如加強對北部都會區建設的專門部署,大幅壓縮“生地”變“熟地”的時間;強化建設北部都會區的治理體系,成立“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和“北部都會區咨詢委員會”;以“國際創科新城”為主題,充分利用邊境優勢,與深圳創科產業集中地協同發展。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規劃區域科創合作。2022年12月,香港特區政府頒布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是一份兼具戰略性、系統性、突破性和可操作性的發展規劃。戰略性體現在提出要推動香港與內地創新體系接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系統性體現在提出八大策略,包含了基礎研究、成果轉化、新型工業化、創投融資、創科人才、智慧城市、與內地創科合作、全球創科合作等諸多方面;突破性體現在是香港首份關于創新科技發展的藍圖規劃,突破了以往分散在各部門規劃的狀況,其中的“產學研+1計劃”、支援策略產業(新能源汽車、半導體晶片)、新型工業化、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端人才通行計劃、與科技部成立“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主責小組”等舉措,突破了香港傳統發展思路。可操作性體現在所提出的42條建議堅持“以結果為目標”,有時間節點、負責部門、合作對象等,可操作性強,有利于各部門實施。此外,《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高度重視深港合作,八大策略42條建議中的19條,深港均有合作空間潛力。

    港澳高校加快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布局。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港校紛紛“北上”,在大灣區開拓發展新空間。2005年和2014年,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別獲批設立,2014年,澳門大學正式遷入位于珠海橫琴島的新校區,這是較早進入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港澳高校。過去四年,港澳高校加快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布局,具體如下:2019年香港理工大學與廣東佛山市政府簽約,2020年香港理工大學(佛山)建設項目正式獲批并開始籌劃;2020年香港都會大學(肇慶)與肇慶市簽訂遠程合作辦學協議;2022年9月,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式開學,自2023年起開始招收本科生。2022年6月,教育部批準籌備設立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目前一期校園建設進入內部裝修階段,將于2023年7月份全面完工。2021年9月,深圳市與香港大學簽署《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大學關于在深合作辦學備忘錄》,市校在深合作共建香港大學(深圳)。此外,澳門科技大學也將進入珠海。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產業發展成效顯著。按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部署,橫琴深合區在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的新體系、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等方面積極探索。粵澳合作方面,加快分步驟、分階段有序推動深合區綜合性立法工作,制訂深合區開發投資公司組建方案、推動出臺實施首批授權事項清單,在市場監管、商事登記、知識產權、跨境執業、商事糾紛解決等民商事領域率先構建與澳門深度融通的法律規則體系和機制,為深合區建設提供法治保障。產業政策方面,以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為主線,科學研判和選準深合區產業的細分領域,加快出臺一批高質量、精準化的產業政策,形成“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產業聯動發展新模式。現代金融產業發展方面,加快推進財富管理、綠色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和上市掛牌等金融產業政策出臺,在風險可控原則下探索統籌發展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推動兩地資金便利流通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澳門積極推動與深合區合作推動澳門科研人員申報國家級科技計劃,支持澳門科研項目在深合區開展聯合研發及成果轉化等。大健康產業發展方面,優化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發展模式,加快落地一批醫療健康項目,重點發展中藥經典名方制藥、中醫藥檢測認證、轉化中試、生產制造等業態。文旅商貿會展方面,推動澳琴文創、會展、消費、大健康等產業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澳琴旅游形象IP。生活環境方面,“澳門新街坊”項目建成,各項澳門標準的公共服務和福利制度落地橫琴。

    四、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日益便利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港澳居民的發展問題,在多個場合強調支持港澳居民(青年)到大灣區發展,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便利港澳青年到深圳創業就業、落實港澳居民“市民待遇”作出明確要求,如“探索推進在廣東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的待遇”“研究賦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并符合條件的港澳居民子女與內地居民同等接受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權利”等。

    廣東省政府與大灣區各市歷來重視便利港澳居民(青年)大灣區的發展問題,優化公共衛生、政府、教育等服務,推動大灣區個人信用數據互聯互通,落實港澳居民與內地居民同等待遇,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發展。居住方面,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購房政策落地實施,豁免提供相關證明,且可按規定使用港澳銀行跨境按揭購房。醫療方面,試點實施“港澳藥械通”,大灣區內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可按規定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和醫療器械。教育方面,港澳居民及隨遷子女可以同等享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以及參加中高考。社會保障方面,落地“灣區社保通”政策。就業創業方面,廣東省全面取消港澳居民在內地就業許可審批等。

    大灣區內地城市逐步完善支持體系,出臺系列便利措施。如深圳市《關于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發展的若干措施》、珠海市《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發展60項措施》、惠州市《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發展若干措施》等,涵蓋了港澳居民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等各個方面,針對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痛點、堵點,落實便利港澳居民政策措施,推進港澳居民享有“市民待遇”,實質性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建設。總之,需要從國家戰略高度,深刻認識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應穩步推出新政策,持續改進現有政策,在放寬對港澳專業機構和人士的準入限制、提升港澳居民身份證件便利化、解決港澳居民戶籍待遇問題、探索港澳福利跨境使用等方面逐步臻于完善。

    五、粵港澳大灣區“硬聯通”持續改善

    基礎設施“硬聯通”不斷加快加深,有力支撐了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綜合交通方面,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持續推進或投入使用,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志性工程建成運營,大灣區鐵路運營里程近2500公里,大灣區公路網絡不斷完善,“軌道上的大灣區”加快形成。黃埔大橋、南沙大橋、廣深港高鐵、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由北往南依次屹立,珠江口東西兩岸跨江通道陸續建成。深中通道、深江鐵路、獅子洋通道、佛莞城際鐵路等建設進度加快。2022年5月,深中通道關鍵控制性工程——伶仃洋大橋,全面進入上部構造主體工程建設,預計于2024年建成,通車后珠江東西兩岸的時空距離將從2小時縮短為30分鐘;深江鐵路(深圳站)2022年2月全線首樁正式開鉆,主體工程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建成通車后,深圳與江門可實現1小時內通達,深圳與廣州南沙可實現半小時高速鐵路互聯互通。此外,蓮花山通道、中南虎城際、伶仃洋通道、港深西部快軌也在規劃建設中。

    口岸通關方面,通關效率大幅提升,蓮塘/香園圍口岸、新橫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繼開通,創新實施“一站式通關”“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便利通關模式,2/3出入境旅客通過自助方式通關,基本實現排隊不超過30分鐘。

    空港建設方面,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加速成型,五大機場正加快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其中,廣州白云機場加快推進三號航站樓和第四、五跑道建設;香港機場正積極推進三跑道系統建設;深圳機場正在全面推進衛星廳、三跑道等新一輪擴建工程;澳門機場正在積極聯同各方推動編制填海建設方案及項目環評工作;珠海機場在積極推進航站樓改擴建工程。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后的四年是不平凡的四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克服種種困難和挑戰取得不俗成績的四年。回顧過去,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以概括為“厚積蓄勢”:在要素流動受到制約的不利條件下各自厚植基礎,加強自身建設,為恢復常態后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儲能蓄勢;展望未來,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深度協同、全面提速、勇毅勃發,成為踐行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之路的先鋒和典范。


    ()

    推薦閱讀

    • 綜研觀察

      灣區評論|開啟“內聯外通”新篇章 2025-01-13 14:44
    • 綜研觀察

      澳門回歸25周年系列④|繼續譜寫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新篇章 2024-12-20 11:27
    • 咨詢動態

      張玉閣所長獲增選為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聯合會副會長 2024-12-01 10:00
    • 綜研觀察

      港深共建工業園區促進產業聯動 2024-07-15 15:48
    新狼窝色AV性久久久久久|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软件|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完整版|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青草影院天堂男人久久|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69|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热99re久久国超精品首页|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久久久久久极精品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岛国搬运www久久| 久久久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 久久午夜电影网|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99久久久精品| 久久成人18免费网站|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