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 id="ck4uk"></center>

    肺炎疫情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影響及應對

    作者: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

    時間:2020-02-05 16:14

    562897

    源于湖北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簡稱疫情),乘春節巨量人員跨省跨地域流動之機,迅速在全國蔓延。其中外來人口較多的浙江和廣東兩省首當其沖。截至2020年2月4日,廣東累計確診797例,除湖北外,僅次于浙江(829例)。加上香港的15例和澳門的10例,粵港澳累計確診854例。其中大灣區11個城市累計確診733例,占三地總數比例近九成(88%)。城市中,深穗數量均超過200例,僅低于浙江溫州,高于北京和上海。尤為嚴峻的是,香港出現了粵港澳第一個死亡病例。結合疫情發展情況,簡要分析如下。


    一、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影響

    (1)、已經造成的影響

    本次疫情目前持續時間不長,但恰逢春節假期,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其中交通運輸、餐飲、旅游、電影等行業首當其沖,受疫情沖擊最為嚴重。

    1、客運量大幅下降

    基于防控疫情的需要,多地出臺措施封城封路,暫停公交、地鐵、輕軌等城市交通,加上旅客出行需求減少,本次疫情導致春節期間交通行業出行人次減少近七成。自2020年1月10日(農歷2019年臘月十六)至2020年1月31日(農歷2020年正月初七),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累計發送旅客12.44億人次,同比下降16.5%。其中鐵路發送旅客1.86億人次,下降6.2%;公路發送旅客10.09億人次,下降18.1%;水路發送旅客1574萬人次,下降30.7%;民航發送旅客3337.0萬人次,下降11.1%。受疫情影響,大灣區廣州、深圳發送旅客量均大幅下降。其中廣州發送旅客量同比下降六至七成,如正月初五(1月29日)廣州共發送旅客18.7萬人次,同比下降72.4%;到達旅客25.6萬人次(未含公路),同比下降60.4%。

    2、零售餐飲娛樂等消費行業遭遇重創

    因應疫情防控需要,30個省市區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取消舉辦大型活動,減少人員聚集,餐廳網吧酒吧歌舞廳,影院劇院博物館,景區和旅游市場、宗教場所等基本關門,一些城市班車線路停運,意味著春節黃金周消費市場全國停擺。如餐廳飯館遭遇大量“年夜飯”取消,不僅沒有營業收入,還要承擔員工工資、租金、儲備食材損耗等多重壓力。如7部春節檔主要影片于春節前的1月23日宣布撤檔,眾多大型院線暫停營業,春節黃金周電影票房幾乎顆粒無收。至于零售業,由于大部分省市發布旅游、家庭、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居家觀察等公眾預防指南,落實重點場所的通風、消毒、測體溫等措施,多數居民選擇“宅居”或網購,客流蕭條,除超市和部分藥店外,其他行業幾乎沒有消費。2019年春節黃金周零售餐飲額為10050億元,比較而言,2020年僅春節黃金周零售餐飲額一項,全國損失應不低于萬億。

    3、旅游市場遭遇“掉單”

    受疫情影響,全國眾多景區關閉,各地文化旅游活動紛紛取消或延期,原本春節期間準備出游的旅客也紛紛取消出行計劃,航空、鐵路等出現退票潮,國家民航局和中國鐵路公司還特別為此免收退票費。根據攜程1月31日發布的“春運退訂大數據”,截至1月30日攜程旅游平臺收到的退改訴求總量超過百萬,約為平時的10倍。此外,90%的境內酒店、60%的境外酒店都已加入攜程“安心取消保障計劃”,為消費者提供免費退訂。1月26日,香港海洋公園、迪斯尼宣布暫停開放。1月28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宣布即日起全國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暫停受理、審批、簽發內地居民赴香港、澳門團隊旅游、個人旅游(含深圳“一周一行”)簽注,恢復時間將另行發布。這意味著內地赴港澳旅游團和自由行游客均已暫停,只有親屬團聚、商務簽注方可赴港澳。較之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139億元,2020將大幅減少。其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外來游客重要目的地,也是外出游客重要來源地,受影響較大。

    4、公共服務提供受到制約

    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1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農歷正月初九)。各地大專院校、中小學、幼兒園推遲開學。部分省市包括廣東省則規定企業不得早于2月9日復工,期間政府公共服務設施關閉或僅提供有限服務。在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運動及文化設施1月29日起暫停開放,古物古跡辦事處關閉轄下設施。社會福利署宣布所有資助幼兒中心、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庇護工場、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及展能中心停止提供服務,但各中心仍會開放予有需要的服務使用者,至于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等只會維持有限度服務,以免大量服務使用者相互接觸及感染。澳門特區政府也豁免所有公職人員從1月30日至2月9日上班,其后要求除緊急公共服務人員外,公職人員一律在家上班,大部分公共服務暫停。

    (2)、可能造成的影響

    由于疫情何時結束并不確定,導致疫情影響評估較為困難。借鑒2003年SARS等歷次疫情的情況,集合本次疫情的實際,未來可能造成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全國經濟增長將受到較大影響

    疫情發生之前,IMF和中國社科院預測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分別為6.0%和6.1%。有學者預測疫情近期會繼續惡化,感染和死亡病例數量可能在2月的第二或第三周達到頂峰,將于4月初得到基本控制。如果這樣,則疫情對中國2020年GDP增長率的影響可能很小,大約降低0.1個百分點。也有學者認為疫情沖擊的程度可能大于“非典”,2020年全年經濟6%左右的增長目標實現難度較大。我們認為,疫情對經濟的短期沖擊巨大而全面,而且是疊加在去年經濟下行趨勢加大的基礎上,加上國際社會過度反應等因素,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可能比較深重。

    TIM截圖20200226151029.png

    2、實體經濟面臨更大沖擊

    有分析認為,就實體經濟而言,第一波沖擊是疫情期間,餐飲、旅游、娛樂場所等關門歇業,無營收,面臨經營壓力。第二波沖擊是假期延長期間及不得復工期間,大部分企業及工廠都無法開業復工,無營收,面臨支付工資、租金、利息、交貨及現金流壓力。第三波沖擊是正月十六復工之后,這是真正的沖擊:假如疫情未迎來拐點,企業復工將進退兩難,未能及時復工企業面臨支付工資、租金、利息、交貨、現金流壓力及客戶流失問題。及時復工企業可能面臨招工難問題,可能導致企業產能恢復困難、交貨推遲、客戶流失。如果產能不能及時恢復,將加劇企業現金流枯竭及負債,整個經濟系統將受到影響。大灣區企業主要是中小民營企業,部分企業已經實現跨地域乃至跨國經營,對產業鏈高度依賴。因此,大灣區除了防范企業停業破產外,更要防范產業鏈斷裂。

    3、對外貿易形勢嚴峻

    香港貿易發展局估計2019年香港出口增長率為-4%,預測2020年增長率為-2%。這一預測已經考慮了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有所緩和的因素。但他們調查發現,“全球需求減弱已超過中美貿易摩擦”,因此認為“保護主義盛行及全球經濟放緩令(2020年香港出口)下行風險大增”。其中電子產品出口約占香港總出口的三分之二,而電子產品主要由大灣區內地城市制造。因此香港出口放緩必然傳導到大灣區內地城市。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疫情劃入“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盡管WHO“并不建議任何更為廣泛的旅行和貿易限制”,但如果疫情得不到及時有效控制,限制就會出現,而且很多國家已經暫停了部分飛往中國的航班。大灣區是國家對外貿易重鎮,在中美博弈和“逆全球化”、本土主義盛行的大背景下,所受到的影響不可低估。

    4、投資預期存在不確定性

    疫情能否及時有效控制影響社會心理和信心,進而影響投資預期。有研究認為疫情短期內利好債市、利空股市。認為疫情推升避險情緒,疊加對經濟的悲觀預期,債市在短期內受益。疫情對債市的推動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疫情的擴散與傳染對消費、生產與投資帶來負面沖擊,實體經濟短期走弱有利于推動債市走強;另一方面,疫情帶來的恐慌情緒推升避險情緒,帶動利率下行。另一方面,疫情將從盈利和風險偏好共同打壓股市,股市的波動性將加大。總體而言,由于疫情存在不確定性,市場投資將保持觀望態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經濟增長。盡管有研究對本次疫情與2003年SARS疫情進行比較分析,認為影響有限,但2003年中國經濟處于上升階段,當年中國經濟已經放緩。發展階段的不同,疫情的影響也有所不同。總之,如果疫情能夠在農歷正月以內得到有效抑制,工業生產和城市生活恢復正常,整體經濟將回暖。如果疫情正月后還未見實質性變化和減弱,將對整個經濟產生較大的影響和沖擊。粵港澳大灣區也是如此。

    二、對香港的影響


    (1)、經濟雪上加霜

    去年6月份以來因“修改逃犯條例”而引發的社會運動,已經將香港經濟帶入下行軌道,此次疫情則使得香港經濟雪上加霜。2019年第三季度,香港GDP按年跌2.9%,陷入技術性衰退。特區政府將2019年香港GDP實質增長的預測下調至-1.3%。2019年11月香港零售業銷貨價值估計為300億元,同比大跌23.6%,且已連跌10個月,1-11月零售業總銷貨量估計下跌11.4%。2019年訪港旅客5591萬人次,同比跌14.2%。過去數月,內地訪港旅行團同比下跌近九成。盡管旅游業只占香港GDP約5%,但如果包括餐飲、零售、住宿、物流等相關行業,旅游業提供的直接間接就業人數高達80萬。最新統計顯示,2019年10-12月與消費及旅游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的失業率升至5.2%,為自2016年9月以來最高。

    疫情擴大使得香港本地居民外出消費活動劇減,已對零售、餐飲及消費造成很大沖擊;而內地居民赴港旅游基本停止,則對香港酒店和旅游業影響劇烈。且香港與內地經濟關聯度愈來愈大,疫情引發內地經濟下降,香港經濟會進一步惡化。對比SARS期間的影響,可以對此次疫情將對香港旅游消費服務等行業的影響有基本判斷。2003年2月SARS傳入,香港近乎癱瘓,4月至5月低谷時酒店入住率不足兩成。當年整體失業率高達8.5%,創下歷史高位水平。

    此次疫情對香港證券市場也造成沖擊。港股在1月21日早盤狂瀉逾500點,一度挫2.8%,是去年8月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回顧過去,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總會對香港股市產生負面影響。2003年SARS和2013年禽流感事件均短暫波及股市。恒生指數在2003年上半年前4個月下跌逾10%,2013年上半年跌逾10%。有證券專業人士表示,此次疫情對市場氣氛不利,投資者信心受到打擊,導致部分板塊急跌,餐廳、電影院、娛樂場所等人流密集的行業板塊易受影響。

    (2)、疫情被反對派政治利用

    在“反修例”運動尚未徹底終止的大背景下,此次肺炎疫情又被反對派惡意政治解讀和政治利用。總體而言,特區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表現不錯。但反對派對特區政府基本上是條件反射式的一概反對,橫挑鼻子豎挑眼,政治偏見和政治執拗暴露無遺。提出如徹底關閉與內地的口岸、騰出解放軍軍營、政府禮賓府安置隔離病患等荒謬要求,激進派則以阻路、縱火等極端形式反對政府作出的隔離地點安排、破壞港鐵連接內地的有關線路等。

    由于此次香港疫情是由內地輸入,反對派極力煽惑香港民眾對內地人士的防范抵觸情緒。2月1日,去年底成立的工會組織“醫管局員工陣線”舉行大會,要求特區政府及醫管局響應以下5個要求:“封關”全面堵截所有經內地入境的非香港居民、呼吁全港市民戴口罩、提供足夠隔離病房、嚴肅跟進病人逃走事件、提供足夠配套予醫護人員。2月3日,該團體宣布政府未回應訴求而開始罷工,而當日特區政府已經關閉了除深圳灣、港珠澳大橋、香港機場三個口岸外的所有口岸,該團體仍認為沒有全面“封關”而繼續罷工。

    實際上,“反修例”運動已呈強弩之末之勢,此次疫情則為反對派提供了新由頭。有分析指出,香港反對派從12月初中旬就開始在“連登”上炒作武漢疫情。反對派認識到,防疫是個關乎人人生命健康、近在咫尺的大事,因此很適合也很容易作為政治動員力量。而且這個題目表面上是非政治化的,具有更強的隱蔽性,具有跨越政治界別進行動員的可能性。

    三、對澳門的影響


    對于開局之初的新一屆特區政府,此次疫情可謂一次重大考驗。總體來看,特區政府應對得當,展現了魄力和能力。澳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支柱經濟遭受重創。

    旅游博彩業是澳門的支柱產業。澳門歷年財政收入的80%以上來自旅游博彩業,40%以上的就業人口分布在博彩及其關聯產業,近年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出的亮點產業都是以博彩業為核心上下左右的衍生產業鏈。由于小微和單一的博彩旅游產業結構,澳門經濟資源、消費人群和服務市場高度外向依賴,特別是內地。內地是澳門旅游博彩業最大的客源地,回歸20年來,澳門游客總量增長400%,其中70%客源來自內地。2019年入境澳門游客高達3083.4萬人次,創歷史新高。由于對內地的客源依賴,內地經濟環境變化、出入境政策調整等,都會對澳門經濟造成較大影響。

    2002-2003年SARS期間,澳門剛剛開放賭權,新的博彩場所還在興建中,內地尚未推出赴港澳個人游政策,澳門旅游業尚未形成對內地游客的依賴,因此影響不大。此次疫情爆發,內地采取了較嚴的人員流動管控舉措,暫停簽發內地居民赴港澳旅游簽注(包括團隊游和個人游),等同于澳門的經濟命脈被暫時掐斷,此舉對澳門經濟影響極大。以春節長假期間為例,以往均是澳門旅游博彩及相關行業興旺營業的黃金時段。如2019年春節黃金周內地赴澳旅游人數超過120萬,國慶黃金周內地赴澳旅游人數超過90萬。而今年由于疫情,澳門新春黃金周整體出入境人數同比下降61.3%,整個澳門人煙稀少,旅游博彩場所空蕩冷清,損失慘重。最新情況是,行政長官已宣布將關閉賭場半個月,后續損失將進一步增大。盡管目前尚未有具體權威統計數據出臺,但實地觀察發現,旅游博彩場所穿梭巴士每一趟都零零散散三兩名乘客,所有食肆空空蕩蕩,所有旅游景區臨時關閉。外港客運碼頭人流稀少,大堂一間便利店工作人員表示生意減少了七成以上。市區一間餐館服務員表示以往飯館爆滿,現在每天只有幾位客人,再過一段時間如果還是如此,老板會暫時關門歇業,他們也會因此暫時失業。

    美銀證券發表報告指出,澳門在農歷新年假期的人流明顯受到武漢疫情的影響,根據澳門旅游局數據,在假期首四日(1月24日至27日),整體訪客量同比下跌69%至19.5萬人次,其中內地旅客下跌75%至11.2萬人次。美銀證券估計,澳門今年農歷新年假期期間賭收將減半,未來兩個月賭收降幅料將擴大。澳門博彩旅游行業股票自今年1月20日開始已下跌13%。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認為,疫情將對澳門博彩營運商的現金流產生“重大”影響。當然,惠譽指賭場營運商應能夠承受壓力,不認為會出現廣泛的下調評級。

    澳門旅游博彩業嚴重依賴內地客源,其他各行各業又嚴重依賴博彩業或者游客。因此,游客劇減將全面沖擊澳門經濟社會的所有領域,特別是餐飲、會展、零售、交通等領域,中小企業抗壓力弱,首當其沖。如果疫情持續,很可能堅持不住,大面積歇業,引發較大規模的失業潮。而澳門低端勞動崗位主要是內地勞工,目前有10多萬,失業沖擊首先會影響他們,進而影響內地,特別是作為供澳勞動力生活基地的珠海將率先受到直接影響。在疫情沖擊下,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主要聚焦本地防控工作,與內地特別是與珠海橫琴的合作事宜將暫時處于停頓狀態,粵澳合作與粵港合作一樣,都將進入冰點,需要疫情受控后方能加大力度予以推進。

    四、應對建議

    肺炎疫情發展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對于粵港澳大灣區來說,當務之急是疫情防控,同時密切關注疫情的影響,啟動編制針對影響的應對預案,豐富政策工具箱。基于此,提出建議如下:

    01、及時應對疫情發展。

    密切跟蹤疫情發展變化,結合以往經驗教訓,做好應對預案,根據疫情的最新變化,有針對性地采取應對措施。重點保障公共衛生管理、醫療服務和市場供應,特別是口罩等衛生防護用品,消除社會恐慌心理。

    02、科學進行疫情管控。

    本次疫情傳播速度快、規模大,同時死亡率較低。因此重點是科學有效、安全適度地進行防控,避免防控過度。隨著疫情高峰期的來臨及結束,可適當調整疫情防控的方式方法,做到既有效、又適度。

    03、研究儲備政策工具。

    疫情減輕或結束之后,首要的問題就是發揮政府的功能,有效激活市場。包括營造更寬松的營商環境、扶助市場主體。應密切跟蹤市場發展和市場主體遇到的問題和訴求,研究儲備相關政策,適時出臺。

    04、支持港澳疫情防控和恢復秩序。

    做好生活物資、醫療物資、醫護人員等支持港澳的預案,在疫情通報、防控舉措等方面及時溝通,做好聯動,形成合力。在疫情穩定后,及時出臺措施,支持港澳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盡快提振經濟,保障社會經濟民生盡快復蘇。

    05、推進大灣區建設。

    按照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部署,積極推進各項既定重點工作。積極策劃粵港澳合作的重大項目、重大政策和重大舉措。

    微信圖片_20200226145202.jpg

    ()

    推薦閱讀

    • 咨詢動態

      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赴順德調研 2021-10-09 10:30
    • 咨詢動態

      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課題組赴騰訊公司調研 2021-10-07 10:31
    • 咨詢動態

      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赴招商局集團匯報課題成果 2021-09-11 16:01
    • 咨詢動態

      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課題組赴招商銀行總部調研 2021-07-15 11:22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人人爽|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麻豆|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久久久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手机看片久久高清国产日韩|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麻豆一区二区99久久久久|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久久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 2019久久久高清456|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伊人高潮影院|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欧美久久久久久精选9999|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久久涩综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久久久女人与动物群交毛片| 午夜久久久久久禁播电影| 99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午夜视频久久久久一区| 亚洲va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av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